
這東西到底叫「雞酒」還是「麻油雞」呢?因為我外婆總是叫這個叫做「雞酒」。可是這明明就是麻油雞阿!剛剛來google了一下,「雞酒」這可是有出處的。
根據台灣大百科全書指出:台灣有「生贏雞酒香,生輸四塊板」的俚語,如果順利生產,產婦就有雞酒進補;如果不幸難產,只有準備棺木了。
原來我外婆很懂得的,講麻油雞就lo掉了,要講文謅謅的「雞酒」。不知道是我外婆怎麼會知道台灣的俚語咧....或許廣東人剛好也把麻油雞稱為雞酒吧
前幾個禮拜洛杉磯爆冷,真想喝碗熱熱的雞湯,所以只好再來自己動手做啦!
因為只有我和我弟兩個人吃,所以就不大費周章買整隻雞了。其實是我也不知道整隻雞買來要怎麼搞。又不是台灣的市場,可以請老闆把雞全部處理好。這邊的超市不知道會怎麼處理,所以還是買這種斬好的就好。不過我媽媽說美國的雞都有一種臭味,這的確是耶,弄的時候一股雞味好重,還好是弄重口味的麻油雞,多放一點薑阿酒阿和麻油把那味道蓋過。Z小姐說去老中開的雞鴨寮買的現宰雞會比較好。不過又聽說那種店裡面超臭的....。以前煮過香菇雞湯,好像也還好啦,料理過可能就聞不到了。

兩隻大雞腿三塊多,還算便宜

最近發現了這個可以聽台灣廣播的app,超讚的,有機會再來介紹。走到哪邊都可以聽。在廚房當然也要聽,邊聽邊煮湯~

薑是不是有講究我不知道,反正就是薑嘛,,,,,大9吩咐說不要吃太補,所以就切這一點就好了

雞肉要先處理一下,我媽媽說的。媽媽講的要聽,說要先過熱水,把血水穿燙掉,這樣煮出來的湯才會清。

奇怪的是有時候很多血水,有時候卻沒有。有時候邊煮血就一直從骨頭和肉裡冒出來,可是這次卻沒有很多。蠻奇怪的,不懂...

而且還把了很多油煮了出來

接下來就是用油和麻油爆炒薑啦,火不要太大阿,不然會焦,味道會不好

這個媽媽也有吩咐的,不要用普通米酒,要用「米酒頭」!自己吃,吃好一點!

麻油我也不知道有沒有講究,反正就...麻油嘛。櫃子裡找到的

接著就把雞倒下去和薑一起炒,這時候麻油也可以多倒一點,炒到表皮焦黃,味道出來了,就可以啦

大9說得,不要吃太補,所以就一半酒一半水啦。一開始可以狂滾一下

接著就可以慢慢燉一下,我比較喜歡煮到骨肉分離那樣

雞腿很好煮的啦,大概半個小時就完全分開了

搞定啦

然後炒個米粉,你一定會問說那米粉怎麼炒?米粉就更簡單了,開車到鳳城,他們就可以幫你炒一盤了阿!請指明星洲炒米~

天冷這樣吃一餐,很棒的阿